重视运输应激,赢在起跑线!
在运输的前后,牛只经历了许多重大改变,包括:日粮、环境(包括气温变化)、坐车、断水断料、混群,以及牛只可能接受疫苗打针和去势阉割等其他操作。所有的这些操作程序都会导致瘤胃发酵紊乱。这些应激源的最终负面影响是:
1、严重破坏瘤胃细菌平衡
2、瘤胃细菌减少至正常数量的10-25%
3、瘤胃原虫数量减少到接近零
4、瘤胃发酵能力降低85-90%
牛只可能也遭受明显的体重损失,例如:运输车辆每行驶100英里(约161公里),则牛只将损失超过0.5%的体重。架子牛若损失超过7%的体重(连续行驶约2,250公里),则表示将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并且患病的风险更高,也可能对瘤胃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大部分的架子牛年龄都在1岁龄以下,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意味着更容易感染疾病。
为了减轻应激,应避免在牛只到场后立即做处理操作。一个好的原则是:牛只每坐1小时的车,则到场下车后先休息1小时后再进行处理。要确保休息栏干净且有充足的垫料。在牛只容易找到的地方提供充足的新鲜饮水。给予长茎禾本干草和适口性好的精饲料。饲槽长度为每头至少30厘米(注:美国架子牛约250-270公斤体重)。
在处理刚到场牛只的同时给予灌服/口服免疫产品,可以帮助瘤胃功能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建议使用以天然方式来平衡瘤胃微生物菌群并具优化瘤胃环境功能的产品,比如酵母培养物产品。只有健康的瘤胃功能,才能转化为生长表现更好的牛只。
刚到场牛只头几天的采食情况会相对不好,直到它们适应了新环境、新同伴以及新日粮。饲料的突然改变,例如精料量提升得太快,或是直接将牛只放入茂盛的草场中,可能会破坏瘤胃功能。要给予高质量的禾本科干草,以及饲喂添加促进瘤胃功能和支持免疫力产品的过渡日粮。要在日粮中添加可以帮助饲喂瘤胃微生物并恢复微生物菌群的产品。
所有刚到场牛只都会遭受某种程度的应激。这些应激会对瘤胃微生物菌群产生负面影响并降低瘤胃功能。养殖场可以采取措施帮助刚到场牛只缓解运输应激以及加速恢复,这些都会为之后的牛只健康改善和生长性能提升带来好处。通过提高饲料的适口性、饲喂刚到场牛只提高免疫力的产品,以及提高日粮消化率,一个平稳的过渡程序可以帮助牛只在正确的轨道上起步。